2月17日至18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魏國強,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黨組副書記陳震寧來宿調研鄉賢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市委書記王昊,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忠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王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明康,市政協原副主席、市鄉賢協會常務副會長華志明參加調研。
在宿期間,省市領導先后到宿城區鄉賢館、宿豫鄉賢參與訴前調解展廳及鄉賢調解室等地,現場了解鄉賢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的成績成效。
自2017年起,宿遷積極響應黨中央和省委號召,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促進發展、堅持務實創新、堅持接續傳承,在率先建立市、縣、鄉、村四級鄉賢組織的基礎上,秉承“愛國愛鄉、崇德崇學、立業立功”的宿遷鄉賢精神,聚焦“凝聚鄉賢力量、建設美好宿遷”這個宗旨,調動本地和市外鄉賢兩支力量,發揮促進經濟發展、弘揚傳統美德、參與社會治理三項職能,為全市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五年多來,市鄉賢協會按照“有德、有技、有功”的標準,先后推選產生7577名宿遷鄉賢,其中市內6330名、市外1247名,并系統搭建鄉賢道德講堂、工匠鄉賢講習所、醫療鄉賢助鄉診療系統、鄉賢藝術團和鄉賢書畫委員會五大平臺,持續深化科技鄉賢科創助家鄉、醫療鄉賢醫技助鄉鄰、農村鄉賢義務護碧水、工匠鄉賢帶徒傳技藝、文藝鄉賢文化振興唱主角、基層鄉賢參與社會治理等重點工作,把“宿遷鄉賢”打造成宿遷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的工作亮點、品牌。
座談會上,與會人員觀看了宿遷鄉賢形象宣傳片《風范》,聽取了宿遷鄉賢工作匯報和鄉賢代表、市相關部門參與支持鄉賢工作的具體舉措等。
省市領導對宿遷鄉賢工作特別是鄉賢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取得的成效給予高度評價:宿遷依托鄉賢工作載體,對歷史脈絡、名人掌故進行梳理、發掘,使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傳承目錄更加清晰,既講好宿遷故事,又讓外界得以更直觀認識宿遷。鄉賢工作方向、目的明確、務實,注重鄉賢文化傳承,更注重功能作用的發揮;組織推進體系總體完善,組織架構、鄉賢構成、平臺載體均已成體系,在動態優化方面更探索出較為完備的鄉賢推薦機制;工作實踐成效初顯,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省市領導希望,宿遷要進一步加強鄉賢工作理論研究,深刻闡釋“鄉賢”的文化內涵,尤其是“新鄉賢”時代定義;不斷創新路徑和方式,切實增強鄉賢責任感、使命感,更加積極主動投身現代化建設新實踐;注重實際成效的彰顯,始終堅持需求導向,努力把宿遷鄉賢這篇文章越做越好。 (記者 高云龍 時曉凱)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