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1qu0o"><nobr id="1qu0o"></nobr></code>

    <center id="1qu0o"></center>
  1. <code id="1qu0o"><nobr id="1qu0o"></nobr></code>
    1. <code id="1qu0o"></code>
    2. <th id="1qu0o"><option id="1qu0o"></option></th>
      首頁 > 科技 > 通信 > 正文

      5G新通話試商用滿月:用戶感知不明顯,這些疑問待解

      來源:
      作者:
      字體:
      發布時間:2022-05-12 10:12:28

        中新財經5月12日電(記者 吳濤)“正在打游戲,來個電話游戲斷線了”“正在微信視頻聊天,來個電話網絡卡了”“打電話時無法可視化視頻”……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上述“槽點”,現在5G新通話已經試商用了,理論上這些問題都可迎刃而解。距離運營商公布的5G新通話試商用已滿一月,用戶開始用了嗎,感覺怎么樣?

        用戶對5G新通話感知還不明顯

        4月12日,中國移動宣布推出5G新通話,4月26日,中國聯通、中國電信聯合宣布實現5G新通話互聯互通。據介紹,5G新通話是基于5G 網絡環境推出的新一代通話產品。

      資料圖。<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陳驥旻 攝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相比原來通話,5G新通話有眾多優點,低延時,通話質量穩定,且電話呼入網絡不中斷。5G新通話使用起來方便,不用下載APP或小程序,用戶不換卡、不換號、不換套餐,無需加好友。

        5G新通話還支持高清視頻通話,支持屏幕共享、遠程協作,打電話過程中發送文件和視頻。甚至和“歪果仁”打電話也不怕,因為它在打電話的過程中還可實現中英文實時翻譯。

        不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用戶對于5G新通話感知并不明顯,不少消費者稱,“打視頻可以用微信,挺方便的。”“什么是5G新通話,和原來有區別嗎?”

        這些情況下5G新通話才能使用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有用戶表示,想體驗下,但即便使用5G手機打電話,也找不到5G新通話視頻選項。

        有電信運營商客服對中新財經表示,目前想要使用5G新通話還需滿足幾個條件,即打電話雙方都使用5G終端,并且都在5G網絡覆蓋范圍內,一般情況下都有視頻通話選項,無需開通,默認就是5G新通話。

      5G新通話展示。運營商供圖。
      5G新通話展示。運營商供圖。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并不是所有5G手機都支持5G新通話,有些5G終端需要升級軟件后才支持。據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消息,目前主流品牌5G手機包括榮耀、華為、三星、小米等品牌的多款機型均已支持。

        在資費方面,5G新通話和原來通話幾乎一樣,按時長計費,優先消耗套餐內資源,視頻和語音通話是一樣的計費方式,一樣的價格。即便是高清視頻通話,也不消耗流量,當然也不會產生流量資費。

        “現在不管是4G套餐還是5G套餐,只要使用5G新通話,優先扣除的就是套餐內通話分鐘數。”中國移動客服還表示,4G套餐用戶也可以使用5G新通話。

        5G新通話商用潛力待開發

        如上所敘,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稱實現5G新通話互聯互通,那中國移動呢?

        中國移動相關工作人員對中新財經稱,“中國移動5G新通話開通較早,那時國內另外兩家還沒開通,所以三大運營商5G新通話互聯互通上并不同步,目前三大運營商5G新通話都是互通互聯的。這為全民5G新通話打下基礎。”

        另外,有運營商表示,5G新通話除了滿足用戶之間日常溝通外,還可以大量應用在企業客服方面,例如,機票運營企業可以在客服通話界面下根據用戶需求推送航班信息與訂購入口,幫助用戶更直觀快捷地選擇并鎖定機票。

        “景區運營企業可以在客服通話界面下推送景區介紹視頻、訂票窗口、服務入口等,及時促成景區購票、訂酒店訂餐等消費活動。”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稱,已在深圳、杭州、鄭州、天津等城市開通5G新通話超清視頻語音通話服務。據悉,兩家運營商將在5月份開通100個以上主要城市,其它地區也將陸續實現開通。(完)

      免責聲明:
      本文鏈接: http://www.mikelover.com/keji/tongxin/2022-05-12/14066.html
      本站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立即刪除。
      久久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