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1qu0o"><nobr id="1qu0o"></nobr></code>

    <center id="1qu0o"></center>
  1. <code id="1qu0o"><nobr id="1qu0o"></nobr></code>
    1. <code id="1qu0o"></code>
    2. <th id="1qu0o"><option id="1qu0o"></option></th>
      首頁 > 財經 > 財經要聞 > 正文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中國深化市場改革迎“重頭戲”

      來源:
      作者:
      字體:
      發布時間:2022-04-11 10:11:26

      中新網北京4月10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10日對外公布。北京專家認為,以大市場構建新格局、推動中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是當前深化改革的重頭戲,中國市場化改革由此補上一塊重要拼圖。

      當前中國國內市場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大而不強”的問題仍然突出。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直言,大市場并不天然具有相應規模效應,中國市場體系長期存在制度規則不統一、要素資源流動不暢、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等突出問題,影響了市場功能發揮。

      近年來,中國在深化市場化改革方面出臺多份重要文件,既聚焦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出總體部署,也有構建更加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重大安排。

      此次《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并對更大范圍、更深程度上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作出全面部署,被認為正式形成了新時代市場化改革的“組合拳”。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于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看來,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打通制約經濟循環關鍵堵點,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順暢流動,不斷增強中國市場優勢,才能有效吸引全球高端要素和市場資源,更好聯通國內國際市場,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支撐。

      全國統一大市場怎么建?在具體操作原則上,“立破并舉”成為關鍵詞。

      “立”,著眼于建規立制。例如,從市場健康運行底層規則著手,《意見》提出了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四統一”的基礎制度。

      “只有規則一致,政策和執行才能真正統一協同。”董煜認為,產權制度是市場之基,要完善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的制度體系;準入原則是市場的天平,要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公平競爭是市場的基本游戲法則,要堅持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信用是市場成長的土壤,要形成全覆蓋的信用信息網絡。“四統一”方向充分體現了對市場經濟一般規律的尊重。

      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亦是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途徑。“加強市場監管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統一執法標準和程序,規范執法行為,減少自由裁量權”等表述被寫進《意見》。對于新業態新模式,官方強調要“堅持監管規范和促進發展并重,及時補齊法規和標準空缺”。

      董煜相信,此舉將增強監管的科學性、有效性、精準性,實現監管能力與監管效果的同步提升。而當監管更加科學,也將增強市場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

      在“破”的方面,《意見》突出“進一步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其中,著力強化反壟斷,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全面清理歧視外資企業、外地企業等各類優惠政策等措施,既針對市場主體也針對政府部門,在著眼打破顯性壁壘同時,更強調破除各種隱性壁壘。

      王一鳴表示,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滲透,正在摧毀各種市場壁壘和藩籬。因此,一方面,要加強對平臺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的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規制;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發揮平臺經濟在打破地區封鎖和市場分割、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方面的積極作用。

      董煜注意到,《意見》提醒各地區“不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環,更不能以‘內循環’的名義搞地區封鎖”。這意味著各方應主動清理各種壁壘,特別是要破除思想上的壁壘,把新發展理念真正落實到統一大市場建設中去。

      當前中國經濟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增多。專家強調,對于改革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該破的要堅決打破。惟其如此,才能以點上的改革破局為大局穩定保駕護航。(完)

      免責聲明:
      本文鏈接: http://www.mikelover.com/caijing/yaowen/2022-04-11/13055.html
      本站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立即刪除。
      久久人妻